美元“失宠”!最新调查显示,全球央行爆买黄金、人民币 多元化储备成趋势。最新调查显示,全球越来越多的央行考虑在外汇储备中减少美元,转而增持黄金、欧元和人民币。贸易摩擦加剧和地缘政治复杂化促使各国央行作出这一决定。
各国央行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增持黄金。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(OMFIF)报告显示,在剔除计划减持的情况后,受调查的央行中有三分之一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增持黄金,这是至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。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》显示,95%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。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,较2024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7个百分点。
黄金此前已受到各国央行创纪录的买入力度支撑,预计长期将继续受益。OMFIF报告称,在央行黄金购买量连续多年创下新高之后,储备管理机构正加倍投资黄金。近期金价波动明显,在接连下跌后突然上涨。国联民生证券表示,随着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发达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,流动性充裕将对黄金形成利好;在美国通胀预期升温背景下,黄金投资价值凸显,叠加关税不确定性仍存,增加黄金避险需求。此外,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,主要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等,都有望推动金价中枢进一步上移。
美国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引发了市场动荡,并导致美元和美国国债这一传统避险资产大幅回落。在货币配置方面,人民币和欧元更受各国央行青睐。从十年期配置角度看,人民币更具吸引力。30%的央行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增持人民币,其在全球储备中的占比预计将翻三倍,达到6%。同时,根据OMFIF的调查,有16%的央行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持欧元,使其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货币,这一比例高于一年前的7%。三位直接与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打交道的消息人士称,他们认为欧元有望在2030年左右重新夺回其在2011年欧债危机后失去的储备份额。在美国“对等关税”出台之后,外汇储备管理者对欧元的态度明显转向积极。若实现这一目标,欧元的储备占比将从目前的约20%回升至约25%。
OMFIF的调查显示,70%的受访央行表示,美国的政治环境让他们对投资美元感到犹豫,这一比例是去年的两倍以上。市场普遍预计到2035年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降至52%,虽然仍可维持第一储备货币之位,但低于目前的58%。对于美元当下的颓势,高盛集团全球回购交易主管理查德·钱伯斯认为,这一幕很可能还将进一步延续,因为外国投资者正在增加他们的货币对冲。钱伯斯表示,美元走弱、外汇对冲比率上升、以外汇对冲形式购买美国国债等主题,将变得远比大约12个月前更为普遍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